校園直擊丨梁潔華小學未來三年作「功課轉型」 引入更多「有效益的課業」
發布時間: 2024/01/18 12:18
最後更新: 2024/01/18 12:47
在四面八方呼籲要為學生減壓的氣氛下,身邊有記者朋友表示,想統計香港小朋友每天功課量,看看功課是否壓垮學生的根源。統計功課這回事,其實有校長老友已經做了好幾年,更將「優質課業」訂為未來三年的學校發展計劃,準備開展一個更深刻、更廣闊的「功課轉型」。
最新影片推介
記者朋友話想知道不同年級的小學生,每日大約做多少樣功課,我就忍不住「職業病發」,變回當年教育組長的身份,問他們:這個量化統計意義有多大?在學校完成的計不計?無須抄寫的功課又計不計?又以改正為例,有些學校要求學生錯字改正三次,有些只要改正一次,咁又點計?
就如今次介紹這間位於將軍澳區的順德聯誼總會梁潔華小學,是地區學界羽毛球班霸,由創校開始,已經安排學生發展一生一體藝。學術方面,每天也會安排導修堂,讓學生儘量在校內完成功課。校長尹少琴解釋學校「統計功課」傳統的由來:「因為想鼓勵學生認真對待導修堂,所以落堂前老師會檢查,學生還有多少樣功課要帶回家,既然老師每天都會問,我們就決定每個月做一個小統計。」結果發現,其實超過一半同學,都可以在學校完成全部功課,其餘同學大部分都只需要帶一至兩樣功課回家,長期要帶三樣或以上功課回家的,校方視之為不理想,由老師再作跟進。
這個執行多年的功課統計,也意外發現不少香港家庭的「功課生態」,例如香港課後補習和託管文化盛行,有家長就會要求校方,把功課留待放學後帶到補習社完成。學校收集到的功課數據,資料也非常透明,會放在學校網頁,供家長參考。
統計功課量只是開始,學校未來更將「功課轉型」定為未來三年的首要任務,希望引入更多「有效益的課業」。什麼是有效益的課業?尹校長這樣定位:「就是可以幫助學生真正吸收知識的功課。操練式的功課,學生視為任務去完成,做完之後,卻將所學的知識忘記得一乾二淨,這樣意義不大。」這種功課轉型 ,相當考驗老師課程設計的功力,所以學校也會循序漸進,先由長假期開始進行試驗,引入更多元化的功課內容,例如請學生拍片紀錄自己在假期間做運動的習慣,語文科的功課則為寫一封信,表達對家人和生活的感恩之心等。
老師教完書,給學生安排功課,以鞏固學生的課堂知識,並了解學生的吸收程度,其實又何罪之有?如果可以為功課平反,我會說功課本身是無辜的,功課做多少、做什麼、何時做,才是教育界要認真鑽研的問題。
1月是小學測考季,TOPick推出中英數常免費試題下載區,立即下載免費試題備戰測考:中英數常試題
hketApp儲積分換獎賞︰https://bit.ly/3ClEy1R
【名師試題教室】睇片連工作紙中英數必學單元︰https://bit.ly/3sEeM3Q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bit.ly/34FTtW9
TOPick推出「Band1學堂」,更多教育升學資訊︰https://bit.ly/3a6HT6T
撰文 : 梁永樂 八爪魚爸爸